根据相关数据了解到,近几年处方药零售在国内以一种非常重要的姿态出现在医药市场,无论是市场容量、企业重视程度,还是渠道占比都以加速度的方式迅速提升,医院,药品市场会有何种影响?线上解析:处方药另一种零售市场服务,未来可期
在国内,因为多年以药养医的体制和医保报销制度,导致处方药在药店的销售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处方药零售第一次被提及是在政府喊出医药分家后。在各个企业内部、行业论坛、专业刊物上,陆陆续续有人开始提到处方药在药店的销售。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
目前各大公司都成立了处方药零售团队,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行,有的已经找到方向开始策马狂奔,比如诺华已经喊出“百亿零售”的口号;有的初建队伍小规模尝试;还有的尚在做旁观者准备伺机而动。目前大部分处方药零售的操作手法主要有:
处方药零售方式1,通过商业协议增强终端推广强度,降低患者购药成本、就近购药。提升复购,延长用药周期。
处方药零售方式2,用大包装替换小包装,减少患者购药频率,降低终端拦截风险和延长用药周期。
处方药零售方式3,对零售药店的药师及店员展开专业化培训,提升终端产品认知度和药事服务的水平,增加患者黏性。
处方药零售方式4,对特定药店,比如院边店和DTP药店进行深度合作,增加患者的引流和触达率。
处方药零售方式5,与在线平台合作进行线上推广,特别是疫情期间,线上平台增长迅速,但总量与线下药店相比还偏小。
相关监管加强,处方药零售空间暴涨,随着医药分家的推进,处方药外流规模约为亿-亿元,其中零售市场规模约亿元。网售处方药开闸为医药电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连锁实体药店的“互联网+”发展也消除了更多的阻碍。
处方药零售核心运作小技巧:让患者更长时间地停留在由药企构建的,由医生和药店参与的处方药零售体系内,形成患者流。而驱动力是让患者更方便地购药,更好地控制病情。另外处方药零售流程严格:相关方面已经严格遵循先方后药的售药流程。要求具备网络销售处方药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仅能向公众展示处方药通用名、商品名称、剂型、规格、持有人及价格信息,并突出显示“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等风险警示信息。对于持有处方并通过审核的个人,可以向其展示药品说明书、包装、标签信息。其他药品零售企业不得通过网络发布处方药信息。未获取处方前,禁止通过自建网站或第三方平台提供处方药选择购买操作。
处方药零售空间巨大,迟迟未大范围开发背景:一直以来,由于处方药的特殊性和用药安全问题,“处方外流和网售处方药存在一些隐患和监管难点,监管部门一直保持一个较为谨慎的态度。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网售处方药提了这么多年,但迟迟未真正放开的原因。
处方药零售未来:互联网新技术与国家政策的加持,处方外流正一步一步落实,比如国家在海南试点电子处方中心。处方零售时代下,药店服务要更加注重专业性,尤其是在慢病管理中,专业性、学术化相当重要,处方零售有3逻辑需要遵守:消费者需求逻辑,读病解药逻辑,提升药事服务逻辑。
友情提示,处方药零售核心驱动是患者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推动患者更久的停留在药企构建的处方药零售体系内;不同类型的产品驱动患者流的方式有所不同。处方药未来零售可以建立高效、敏捷的数字化运营体系,让门店的工作效率更加高效,大幅减轻了一线员工的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