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基本概念
渠道分类
选定原则
市场体系
保证管理
申请条件

核查中心年度药品GMP跟踪检查报

按照原总局药化监管司《年药品跟踪检查计划》要求,核查中心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开展药品GMP跟踪检查工作。

一、检查基本情况

(一)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全年共完成药品GMP跟踪检查家次。被检查的企业类别见下表:

类别

检查数量

(家次)

年国家抽检发现问题较多的品种

35

疫苗类生物制品生产企业

35

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27

新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注射剂

49

麻醉、精神药品和药品类易制毒类生产企业

15

专项检查

20

其他

6

合计(单位:家次)

表1检查分布情况

(二)检查情况分析

年共开展药品GMP跟踪检查家次,其中检查结论为不符合的18家,占10%,发告诫信的企业66家,占36%。在检查不符合的18家企业中,包括年国家抽检发现问题较多的品种14家,麻醉、精神药品和药品类易制毒类生产企业2家,新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注射剂1家和专项检查1家,分布情况如下:

图1检查不符合GMP的企业分布图

检查不符合的主要问题包括:

1生产车间洁净区生产环境不符合要求,在厂房、设施、设备维护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2存在严重数据可靠性问题。如,在检查期间编造检验报告,未能提供部分批次检验原始记录,批生产记录、药材进出库台账记录与财务系统的物料出入库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等。3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在生产管理、物料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如,中药材炮制后未检验即投产、未按规定开展变更控制及偏差调查、未进行产品年度质量回顾,部分药材缺少来源证明等。4

产品质量不可控。

5实际生产工艺处方与注册批准工艺处方不一致。6特殊管理药品的安全管理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7现场检查发现的主要缺陷未整改到位。

二、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情况

在家次的检查中共发现缺陷项,其中涉及药品GMP通则部分的缺陷共项,涉及计算机化系统附录的缺陷74项,涉及无菌药品附录的缺陷项,涉及确认与验证附录的缺陷55项。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经统计,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无菌药品附录、设备、确认与验证、物料与产品、厂房与设施、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计算机系统附录、确认与验证附录、质量管理及中药制剂附录等部分的缺陷占全部缺陷的95%,其中前八项占比81%。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部分发现的缺陷最为突出,共条,占全部缺陷的28%;其次是文件管理,占比15%;无菌药品附录、设备方面的缺陷排分别占比8%;整体缺陷分布情况与年药品GMP检查的缺陷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对提出缺陷超过10次的条款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

缺陷对应条款最多的是第条(药品检验),其次是第条(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排第三位的是第条(投诉调查与处理),第四位的是第条(偏差处理)、第五位的是第27条(人员培训)。

(二)年国家抽检发现问题较多的品种检查情况

年共对35家年国抽发现问题较多品种的生产企业进行跟踪检查。检查共发现缺陷项,其中严重缺陷24项、主要缺陷70项、一般缺陷项。具体分布如下:

检查发现,该类企业80%以上的缺陷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设备、厂房与设施、物料与产品、中药制剂附录、确认与验证、计算机化系统附录等部分。主要问题包括:

(1)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如,中药材炮制后未按照药典检验即使用;产品质量回顾文件制定不合理,未及时开展回顾;电脑硬盘更换、糖衣用量变化等均未进行变更控制;

(2)数据可靠性问题,如,纸质《物料货位卡》未存档,缺乏可追溯性;批生产记录显示批量与财务成本核算批量不一致;部分重新检测数据仪器日志缺失;

(3)物料管理问题,如,部分合格供应商目录中供应商无档案,且不能提供合法购买票据,无法追溯购买药材的合法来源;

(4)未经批准擅自增加处方中防腐剂的投料量,且批生产记录及物料发放领用等记录不真实;

(5)车间生产线洁净区生产环境与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的要求不符;

(6)毒性药材或毒性饮片与普通产品共区域或共设备生产的评估不充分,部分药材粉碎操作未按照标准执行。

(三)疫苗生产企业检查情况

年共完成35家次疫苗生产企业的GMP跟踪检查(除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查未发现严重缺陷,发现主要缺陷27项,其余均为一般缺陷。具体分布如下:

疫苗生产企业80%以上的缺陷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无菌药品附录、确认与验证、设备、物料与产品、生产管理部分。检查中发现的比较典型问题如下:

1

物料与产品

中间产品离开冷库保存时间未受控;未及时更换物料状态标识;灯检岗位未建立含铝佐剂疫苗浓度不合格的实物样品,不利于操作人员比对、发现不合格品。

2

确认与验证

缺少氢氧化铝佐剂配制工艺验证内容或验证参数收集不全;产品半成品配制和分装均一性验证方案设计不合理;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没有涵盖全部无菌生产过程,未从无菌操作的起始阶段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3

文件管理

工艺规程内容不全,缺少氢氧化铝佐剂配制的内容和要求;工作种子开启、生产操作规定不具体;接种浓度、制备数量没有明确规定;个别批次病毒收获液灭活过程对于振摇时长、方式、时间点等没有具体规定;层析系统操作使用与维护保养SOP对柱效测定缺少规定。

4

生产管理

某类毒素车间脱毒前洁净区使用的工作服传递途径和处理方式不明确;一桶原液可用于多批产品配制,反复开启原液桶存在污染风险。

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氢氧化铝佐剂在室温贮存的有效期为12个月,但没有数据支持;QC实验室没有建立检验样品的接收、分配台账;未基于风险对氢氧化铝关键质量属性的吸附能力和沉降速率进行质量控制;不能有效识别偏差、偏差调查不彻底;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分析内容不完整。

(四)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检查情况

年对27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进行GMP跟踪检查。检查未发现严重缺陷,发现主要缺陷24项,其余均为一般缺陷。具体分布如下:

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缺陷分布中,80%以上的缺陷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无菌药品附录、物料与产品、设备、血液制品附录、确认与验证部分。检查中发现比较典型的问题如下:

1.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质控室样品接收记录信息不全,如无收样时样品状态、标准品台账未体现样品来源;持续稳定性考察部分实验项目未按方案规定时间点进行检验;采用原子吸收测定铝离子残留项目规定的对个别数据的剔除方法缺少合理的依据;变更控制管理不充分;部分偏差处理不合理。

2.文件管理

部分文件规定不详细,某些实际操作与程序文件规定存在差异,文件审核修订不及时。

3.物料与产品

企业与单采血浆站之间信息交换不及时;未明确规定乙醇的可回收次数;不合格物料库未建立不合格物料台账;未按企业不合格血浆管理制度规定储存处理不合格血浆。

(五)新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注射剂检查情况

年全年共检查新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注射剂品种49个。检查共发现严重缺陷1项,主要缺陷42项,其余均为一般缺陷。

主要问题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无菌药品附录、文件管理、设备、确认与验证、生产关键、机构与人员等方面。主要问题包括:

(1)非最终灭菌和最终灭菌产品共线生产,交叉污染风险控制不足;

(2)数据可靠性问题,数据无法溯源;

(3)未能有效的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验证的范围和程度,部分验证内容缺失或不全面;

(4)模拟灌装未能涵盖实际生产操作中出现的最差条件;

(5)变更实施后质量对比评估数据不充分。

(六)麻醉、精神药品和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检查情况

年共对15家麻醉、精神药品和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开展了药品GMP跟踪检查,共发现缺陷项,其中严重缺陷2项,主要缺陷21项,其余均为一般缺陷。缺陷分布情况如下:

主要缺陷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物料与产品、厂房与设施、机构与人员等方面。

检查发现典型问题是某企业未按再注册批件审批要求“恢复生产时须向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现场检查申请,经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并抽验三批产品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企业已生产销售的23个品种(25个品规)中12个品种(13个品规)获得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销售函,11个品种(12个品规)均未获上市销售函。

(七)专项检查情况

在20家企业专项检查中,共发现缺陷88项,其中严重缺陷1项、主要缺陷2项,一般缺陷85项。缺陷分布如下:

主要问题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中药制剂附录、文件管理、生产管理及厂房与设施方面。

◆◆◆◆◆

往期回顾

1.核查中心年度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报告

2.核查中心年度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学研制/生产现场检查报告

3.核查中心年度境外药品GMP观察检查报告

4.核查中心年度进口药品境外生产现场检查报告

5.核查中心年度药品GSP检查报告

                







































北京看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外伤会引起白癜风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zjingjixuegailun.com/bzgl/511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