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健康报记者吴文可梁露露
8月27日,郑州市政府召开年教体文卫医疗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
今年,郑州市在卫生医疗保障等重点民生实事方面,有哪些新做法?
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郑州所有县(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6个县(市)建成医共体7家,全部挂牌运行。市级统筹、市县一体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96.6%。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00家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改造。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25医院对口支援7家乡镇卫生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共享,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健康服务。
扩大两癌筛查人群
郑州市将新生儿两病筛查及听力筛查的经费标准由省定的00元/例提升到
40元/例
,产前超声筛查由省定的60元/例提高到
元/例
。
将两癌筛查人群由农村扩大到了城市
,做到了城镇低保人群和农村贫困人口全覆盖,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到免费服务。
截至目前,郑州全市共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4.2万例,乳腺癌筛查4.39万例;孕产妇早中期产前筛查覆盖率为68.67%,新生儿筛查覆盖率为99.99%;脑卒中筛查完成4.89万例、肺癌早期筛查完成4.38万例。
当前工作进度与时间同步推进,筛查率均超过省、市目标。
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
年,郑州市把提升三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能力项目列入市民生实事,在全市建设7家托育指导中心、00家每家托位不少于50个的街道普惠托育中心、50家每家托位不少于30个的乡镇普惠托育中心。
目前,全市已建成家托育指导中心、9家街道普惠托育中心,74家普惠托育中心已开工建设,
完成全年任务的62.3%
。
更多救命好药纳入医保
今年,郑州市持续深化集中带量采购成效,共落实国家、省组织的药品采购6批次8个品种,医用耗材4批次5类,挤出了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水分,切实还利于民。调整基层医疗服务价格,彻底改变基层医疗机构以药补医、以耗补医等情况,医保补偿率达到99.9%。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报销:新增中索磷维伏片等74种谈判药品,将新冠治疗药物阿兹夫定片纳入报销范围,现行门诊特定药品数量达到68种;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新增申报中药制剂种。
门诊费用纳入保障范围
年,郑州市通过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将参保职工普通门诊费用纳入保障范围,补齐了制度短板,形成了个人账户、门诊统筹和慢特病“三位一体”的门诊待遇保障体系,提升了保障水平,稳固了待遇预期。
该机制从7月日实施以来,郑州全市共有04.36万人次享受门诊共济待遇,医保基金支付.2亿元,报销比例超过59%,有力地减轻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5种途径可办医保
郑州建成了覆盖市县两级、惠及多万参保群众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办事群众可以通过5种途径办理医保:
网上办
通过郑州市医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