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基本概念
渠道分类
选定原则
市场体系
保证管理
申请条件

华东医药5亿买药企,背后浮现远大系千

仿制药起家,进军创新药和医美。

作者

武丽娟

编辑丨高岩

来源

野马财经

去年,国内首款“减肥针”利拉鲁肽在国内获批,让华东医药火了一把。

近年来,通过并购不断扩张,华东医药频频买入相关医药资产。这次看中的是一家老牌苗药企业,收购恒霸药业可以获得独家产品伤科灵喷雾剂以及痛痹宁胶囊等多款产品。

远大医药(.HK)和华东医药(.SZ)的控股股东都是中国远大集团(简称“远大集团”),实际控制人为胡凯军。

2家药企在资本市场的活跃,隐现“远大系”掌门胡凯军扩张医药版图的野心。

5.28亿要买下老牌苗药企业

超五倍溢价值不值?

7月22日,华东医药公告,拟以5.28亿元的交易价款收购自然人何晓玲、何尧等股东手中所持有的贵州恒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恒霸药业”)%的股权。

此次恒霸药业的评估价为5.35亿元,意味着交易价低于评估价1.31%,并将根据协议约定支付浮动对价。

恒霸药业成立于年,是一家以研究开发苗族民族药品为主,集中药材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中成药文号21个、化药文号2个;医保甲类4个,医保乙类10个,均为中成药。目前在生产和销售的主要产品为伤科灵喷雾剂、痹痛宁胶囊。

其中伤科灵喷雾剂为独家品种以及国家医保乙类药品,临床应用广泛,涵盖烧烫伤、急性带状疱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多个治疗领域。

目前,华东医药外用制剂平台现有管线包括ZORYVE乳膏和ARQ-(罗氟司特泡沫剂)、Wynzora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收购恒霸药业获得伤科灵喷雾剂等产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外用制剂产品管线,强化公司外用制剂领域核心竞争力。

年,恒霸药业经审计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83万元、.18万元,净资产为-.55万元;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01万元、.38万元,净资产.24万元。

以评估价为5.35亿元及恒霸药业.24万元的净资产粗略推算,交易金额是恒霸药业账面净资产的6倍左右,溢价超5倍。

对此,公告中,华东医药表示这是结合恒霸药业的财务数据、无形资产清单等所确定的交易对价,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对标的公司的估值主要考虑了其潜在业务的成长性,综合考虑同行业估值标准,同时参照近年来市场可比交易的相关估值作价案例,并结合公司内部相关估值测算,经交易各方友好协商达成一致”。

此次收购能否成功,恒霸药业又能否为华东医药的外用制剂产品管线带来业绩增量,仍需时间观察。

市场的担心不无道理,华东医药也曾有因为高价收购失败的案例。

年5月,为了弥补在中药领域的短板,华东医药拟收购佐力药业18.6%股权,并成为其控股股东。华东医药给予佐力药业的整体估值57个亿,相比于佐力彼时二级市场34个亿的总市值,溢价率67%。

公告发布后,华东医药股价一度跌停。

同年10月,佐力药业公告,鉴于华东医药的百令系列和佐力药业控股子公司的百令片之间在股份转让完成后存在同业竞争,经多次商谈,各方短期内无法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及签署正式股份转让协议,收购计划终止。

不过,华东医药眼光着实不错,5年后,佐力药业的市值已经涨至近百亿了。

买卖没成,两家公司倒是竞争激烈。今年年初,就药品专利权问题,华东医药起诉自家子公司以及佐力药业。4月份,有消息称该案已进行第一次开庭审理。

事实上,近年来华东医药抛出多起并购计划,涉及动保等多个领域。

根据同花顺数据,自年4月11日起,仅华东医药便发生了37起收购兼并事件,也被业界誉为“BD狂”。

来源:罐头图库

年8月,华东医药拟收购芜湖华仁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标的公司在小核酸药物用核苷原料领域及诊断试剂用核苷酸(dNTP)领域处于行业先进地位。

年华东医药接连收购了华东医药东阳有限公司(下称“医药东阳”)、杭州华逸药店有限公司、浙江益群生物药械贸易有限公司的控制权。从业绩情况看,只有医药东阳收入规模已经破亿。年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84亿元、0.05亿元。

年4月,华东医药筹划收购江苏南京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70%股权,从而重点布局动保领域新业态。

并购的路上,也伴随着商誉不断攀升。截至一季度末,华东医药商誉为25.97亿元。

因此,此次对恒霸药业的并购,交易基础价款较标的公司账面净资产溢价超5倍,预计进一步增加公司商誉。—年,华东医药商誉分别为14.7亿元、21.39亿元、24.41亿元、25.99亿元。华东医药表示,若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未来经营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则相关商誉存在减值风险,从而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仿制药起家,进军创新药和医美

华东医药成立于年,年在深交所上市。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华东医药已经形成了以慢性肾病、移植免疫、内分泌、消化系统等领域为主的核心产品管线,并在肿瘤、内分泌和自身免疫三大核心治疗领域的创新药及高技术壁垒仿制药均有所布局。

据国家医保研究院数据,年,国家集采政策使仿制药市场较年蒸发了亿元(由年亿元下降到年亿元),集采倒逼传统药企转型创新。

除医药工业、医药商业等主营业务外,华东医药在不断扩张医美版图。

其实,自年以代理商的身份引入韩国伊婉之后,华东医药便开始其医美之旅。目前公司正以医药工业为主导,向医药商业、医美产业和工业微生物拓展。

年华东医药财报显示,全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亿元、28.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1%、13.59%。华东医药表示,公司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美、工业微生物四大业务板块多点发力,合力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和实现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面完成了全年经营目标。

不过,增速放缓也是华东医药要面临的现状。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6.5亿元,其中收入同比增长3.79%,较年同期放缓10.34个百分点。

业绩再创新高后,华东医药抛出大手笔的分红,拟向全体股东派发10.18亿元的现金分红,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达到35.86%,高出年超15个百分点。

但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抢占市场,想瓜分医美这块“新蛋糕”并非易事。

年-年,华东医药的医美业务营收自4.49亿元持续快速增长至年的24.47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后),年复合增速高达75.98%。

但由于核心业务体量庞大,作为华东医药旗下最有看点业务之一,医美年创收24.47亿元,同比增速为27.79%,较年放缓了63.32个百分点。年医美业务也仅占华东医药总营收5.72%,至今仍未能成为华东医药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年第一季度,华东医药医美业务整体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医美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同比增长25.3%。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药企进军医美行业,方向上是没有错的,因为医美行业的成长机会比较大,同时医美对于药企也是产业链的延伸。是否做得成做得好,更多要看市场实操运作和行业壁垒的构建。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杭州九源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九源基因”)更新赴港上市《招股书》,公司于年1月首次递表,华泰国际、中信证券为保荐人。

九源基因创始人为华东医药元老李邦良。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到,华东医药在业务、高管及股权结构等诸多方面均与九源基因有所关联。

除了外延并购,在医药商业布局上,华东医药通过自研、独家代理等方式拓展一些热门赛道产品。

年,华东医药与韩国LG生命科学携手,独家代理后者旗下获得欧盟CE认证的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YVOIRE伊婉),为国内首个引进的韩国产品,继瑞蓝2号后第二个进口产品。

年7月,利拉鲁肽用于减重的上市申请获得药监局的批准,这是我国第一款获批上市的国产版GLP-1类减肥药。但年报中,华东医药没有披露利拉鲁肽的具体销售情况,仅在今年1月投资者电话会上表示已完成超过0家医院的进院,以及2万家终端铺货单体药店覆盖。

来源:pexels

7月14日,华东医药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与澳宗生物签订产品独家许可协议。中美华东通过支付相关巨额费用,获得澳宗生物的TTYP01片(依达拉奉片)所有适应症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的独家许可。

7月21日,华东医药(.SZ)披露多个公告,获得多款皮肤领域新产品管线。

总体来看,华东医药各板块经营整体稳健,不过国金证券等多家机构均提示,要注意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净利率下滑风险,以及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等。

“远大系”胡凯军的千亿医药版图

中国远大集团成立于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zzjingjixuegailun.com/sctx/13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