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警钟。
文|建安
近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年度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一案例显示,大连市某商厦化妆品经营店因销售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化妆品被罚32万余元。处罚力度空前,无疑给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
重罚32万,力度空前
今年以来,针对销售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化妆品处罚案例正在逐步增多。青眼调查发现,自《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江苏、浙江、四川、安徽等多个省市的地方监管部门已相继开出首例行政处罚单,大多是因化妆品店销售无中文标签的进口化妆品(详见青眼文章《卖“水货”进口品,多地化妆品店被罚》),且罚款金额普遍在2万元以下。相较而言,除处罚金额较大外,发生在大连市的这起案例和上述案例并无二致。据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官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