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包装龙头企业,轰轰烈烈搞起互联网数字营销,最后一地鸡毛。一边是3亿多的欠款,计提比例达85%;一边是29亿元营收中,有10亿元“注水”……
近日,环球印务(.SZ)收到陕西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不仅责令公司改正,并对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总会计师一众高层出具警示函。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时任董事长李移岭,曾获“陕西省优秀企业家”“西安市劳动模范”“陕药集团十大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
传统制造业积极拥抱互联网,拓展产业链没有错。但像环球印务这样,营收如坐过山车一般的,并不多见。
可以说,从年收购霍尔果斯领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领凯科技”)开始,环球印务便陷入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困局……
“消失”的十多亿
企查查显示,环球印务是陕西医药控股集团(下称陕药集团)旗下控股企业,公司成立于年,年上市,陕药集团持股比例36.42%。
在被证监会“点名”后,环球印务发布了《关于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其中,年年报中,营业收入前后相差10亿元之多。
修改前,年营业收入为29.66亿元,修改后,该数值变成了19.3亿元。而营业收入与年对比也从增长1.03%,变为减少34.25%。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原因在于环球印务的业务收入确认方法有问题,采用的是总额法,不符合相关规定。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下称“收入准则”)规定,企业若以主要责任人身份从事相关交易,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交易对价总额确认收入,即总额法;企业若以代理人身份从事相关交易,应当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的金额确认收入,该金额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交易对价总额扣除应支付给其他相关方的价款后的净额,或者按照既定的佣金金额或比例等确定,即净额法。
环球印务子公司领凯科技所开展的互联网数字营销,实质为广告代充值业务。因为领凯科技既不负责广告的制作、投放,也不对广告投放效果负责,因此在该类业务模式的身份是代理人,应当按照净额法确认相关收入。
这也就导致了公司过去几年财报中收入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
据了解,年受疫情影响,为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环球印务大力发展互联网数字营销业务。
当年,该业务营收达到10.18亿元,占营收比重54.29%,助力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均超过了50%;年,该业务营收达到19.31亿元,占营收比重65.77%;年该业务营收达到20.12亿元。
环球印务的互联网数字营销业务,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
然而,被监管